父母的性格及生活,如何影響孩子的人生


一位單親媽媽,將青春歲月都投注在三個孩子身上,獨立撫養他們長大。
眼看二個女兒,雖然學校成績與生活表現不算優越,卻也不會造成她的掛心,平凡而乖巧的成長著,即將邁入社會。
唯獨剛上高一的小兒子,成天渾渾噩噩,不但課業跟不上同學,就連最簡單的準時上學都有問題,甚至在課堂上,覺得老師上課很沉悶,直接就睡了起來。
父母師長軟硬兼施,依然無效。
透過『學涯競爭力評量』,發現這個小兒子的先天性格是內向、感覺型,不容易主動將自己想法表達出來,在教養的關係上,需要比一般孩子還要高度的傾聽。
為了深入了解問題背後的問題,我們同時採樣了母親的DNA密碼。
赫然發現母親擁有極端效率的天性,若再加上她的愛子心切,容易在與小兒子對話上的目標化,造成彼此間的對立與緊張。
經過與孩子的深度對話,清楚他雖然對學校課業暫時不感興趣,但是非常喜愛小肢體的操作,所以在升高中時,就想就讀工業類的職校,然而媽媽硬是要他往商職方向走。
這個單親媽媽跟我說:
「老師,孩子這麼小,不懂得選擇,如果讓他去讀工業類的職校,出來就是做工的。他那沒責任感的老爸,就是一輩子在打零工,自己都養不活,還常常發脾氣,看不順眼、見人就打。當年,我就是受不了,才會離婚。我怎麼能讓這個孩子跟他老爸一樣沒出息呢?
聽到這裡,終於明白,原來這位單親媽媽把自己的所有遺憾與憤恨,全都轉移到這個小兒子身上,為了不讓孩子越來越像曾經傷害他的前夫,處心積慮地去掌控孩子每一次的選擇。
同時,性格所帶來的天生好強,讓她容易在追求更好的自己時,應用競爭的「結果」來做標準,不自覺將自己在婚姻的離異,下了失敗的定義。
長期在工作與生活上,追求完美的她,其實無法接受自己在婚姻上的失敗,自然對孩子充滿虧欠。為了不讓孩子未來怨她,也為了證明自己在教養子女上不會跟婚姻一樣、失敗,所以就做了這樣「為子女好」的安排。
其實,從小我們都照著父母的理想成長,於是習慣為孩子下決定。熟不知孩子有屬於他自己獨有的特質,那是他天生的本性,也是他內心的呼喚。
如果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本性,強加地放入我們「為子女好」的生活,那麼孩子天性所蘊涵的潛力也將逐步喪失發揮的空間。
孩子之所以狀況百出,實在是因為他們無法配合自己的天性生活。
在人生的學堂裡,我們都在陌生的摸索中前進,跌跌撞撞間,難免留下缺憾。當進入親密關係裡,會不自覺的渴盼另外一半可以填補那份心靈缺口,有了孩子之後,更不自覺的將填補希望放到孩子身上。
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……天下父母心。
然而,在這「為子女好」的話語下,不自覺雕塑出來的,到底是孩子真實的模樣?還是家長渴望的型態?真正能讓孩子未來的人生,獲得真實的成功與快樂嗎?
是為自己好?還是,為子女好?
孩子,絕對不可能為我們完成些什麼。

成人的缺憾,往往來自我們的定義,生命的這趟旅程,真的很有意思,透過我們曾經牽過的每一雙手,只為了讓我們……成為更完整的我們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