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15的文章

選擇,是生命本質的奧秘

圖片
16 歲的大兒子,經常在每一個選擇階段,主動邀請我的時間,討論他的生涯發展。 看著超脫同齡孩童思考的他,已經能在我深層提問下,具細靡遺的分析他要的方向,還能點出自己的優勢與可能性的未來發展,身為母親的我,寬慰不少。 在討論的過程裡,孩子問了我一句話:「媽咪,為什麼您在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,就可以同時成功的經營一家企管公司呢?」 這個突來的問句,震住了我,我問了孩子:「為什麼這樣問我?」 他回答我說,他也想像我一樣, 25 歲就可以時間自由,可以去體驗更多不同的人生,所以現在的他,要為 10 年後的自己做『選擇』。 還告訴我,他覺得『選擇』這件事情比能力更重要,因為做錯了選擇,再怎麼樣努力,還是只能困在選擇的框架裡。 最後問我:「媽咪,為何學校都沒有告訴我們『選擇』這件事呢 ? 」 親愛的孩子,人生的學堂不只是在學校啊! 人生,不是哲學、而是奧秘,要悟透如何『選擇』,必須丟棄特定的制約來過活,因為制約來自於頭腦,是我們偏見的創造物。 然而,『選擇』是份生命本然,生命是超越頭腦的。當你對無限的可能性敞開心靈,讓你的生命具有敏感性、接受性,生命本然的模樣就會發生在你身上。 當你對人生不再有武斷的定義,你將真正經驗生命本身。因為生命是浩瀚的,無法納入某一個我們以為的定義 裡 。 孩子,不要握緊你的拳頭來過生活,勇敢地放棄所有哲學和定義,張開你的雙手,去嘗試、去經驗,完全赤裸地、懷著無比的天真來進入生活,那麼你將會享受到上天給的、最美的『選擇』。 什麼是最美的『選擇』?就是 ...... 相信。 你可以相信人生是痛苦的,也可以相信人生活在永恆的喜悅 裡 ,沒有受困的框架,只有還可以突破的美好。 你是媽咪最獨特的寶貝,希望你學習著不要給生命貼標籤,嘗試著不要去規範、界定它。這樣你對事物將會有更宇宙性的看見,這樣你才能品嚐到生命純粹的味道。 人的每一刻都在做選擇,而每一次的選擇也堆疊我們現在成為什麼樣的人。 選擇,是上天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,祝福你活出永不設限的人生。生命沒有辦不到的事,只有不去做的人,加油,最美好的你。

DNA識人,來自對自己認識的真知識

圖片
The true knowledge is the knowledge about yourself. 這一句來自蘇格拉底的名言,真的是生命精萃。 9/10 的這天,帶著挑戰自己的心,接下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講演主題 - 「 DNA 識人術」,要分享的是自己 20 年專研的專業。 給自己的挑戰,不是講演對象、更不是講台技術,而是這麼多年來一直專研在基因諮商學,這樣一點一滴的紮實深功,隨著生命的熟成,早已超脫既有的侷限。 如何將這份專業所能對應到的遼闊面像,分享給具有改變社會能力的 30 位頂尖女企業家,是份自己對自己的期許。 從基因學與大腦交叉的運作,談到兒童專注力、也話到老人失智症。尤其,針對「阿茲海默症」研究的投入, 開始在 6 年前的獨居老人服務 裡 。 看著生命不由自主成了他人口中的老番癲,明白這不是自然老化的現象,激起了我對探知的渴求,就好像 20 歲經營藥局的我,因為對調劑用藥的好奇,進而讀起藥書、修起中醫心理學。 The true knowledge is the knowledge about yourself. 真的,任何有效實用學都來自我們真實所經驗的一切,上天賜予的真智慧。 從大腦學的廣效面再拉回「識人」,看人、用人是身為領導的大抉策。 感恩這些年自己在先天基因的紮實,得以抽離所有主觀因素,透過有效提問、去發現過程中的思考、反應、性格、態度。 「老師,您識人這麼多年,是否愈來愈容易?」 坦白説,多元混雜的變化環境裡,人性從來沒有容易過。識人,應該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學習,更是身為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。 感謝創業這 20 年來的後天見識,看的人多、用的人多,又加上先天基因對應後的反思,這樣深度鍛練下的歷練,確實成為現在的祝福。 The true knowledge is the knowledge about yourself. 因為走過,所以更加清楚老天總會在一個重要計劃裡,放上壓力的變化球,這是識人最美的禮物、最珍貴的判斷。 唯有在這個時候,才明白他會不會收拾、會不會控制。 感恩一切學習,感謝一切祝福。

滋養的親密關係,是存在、不是關係

圖片
對親密關係的渴求,似乎在每個人的無意識深處,都在尋找一個具有特殊印記的那個他。 那是一份來自孩提時代就留下來的潛藏欲望吧!也因為如此,總導致每段關係走上不同的路。 小菁,是家中唯一的女孩,從小就在父母疼愛、兄長保護下長大。母親是一家企業的創辦者,工作佔據她大半時間,所以在小菁有印象以來,都是和公務員的父親一起渡過珍貴童年。 父親愛電影、愛咖啡,對美學的獨鍾、生命的自由,在 50 年代那個封閉的小村落,打破許多框架。尤其父親對母親的愛,是自由的,沒有控制、鮮少要求,讓彼此都能發展在自己個性的餘地,是人人口中的神仙眷侶。 在這樣環境成長的小菁,看見父母關係中的自在,對婚姻充滿期待,大學一畢業,就在學長的積極追求下,選擇共組家庭。 然而,小菁的先生,是個獨子。父親是高官,母親是賢內助,一生都在相夫教子,是個標準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。這個家,對於新嫁媳婦有一定要求。 當這份要求充滿在婚姻關係 裡 ,對於小菁,再也聞不到愛的芬芳,有期望、就有挫折。婚姻關係,變成了一份枷鎖。 同時,小菁的新思維在婆媳關係上,不由自主變成爭權力的奮鬥,雙方都努力想支配對方。就在小菁生了孩子後,長期的隱藏情緖突爆,選擇離婚。 離婚後的小菁,又歷經了幾份親密關係,每次都從歌頌、歡舞的心來迎接它,然而最終都在無法呼吸的枷鎖上,結束。 明明如此期待,卻又無法結果。每段親密關係的刻骨,磨練得她不再相信自己了。 「老師,為何不能擁有自在的婚姻關係呢?」 親愛的,其實不是婚姻問題,而是彼此對「愛」與「關係」的定義。愛,可以是關係,也可以僅是一種存在。 存在,是愛的本質,意味著你只是愛,什麼都不要求,只是分享,所以滋養。然而人性帶來的恐懼,害怕所愛的會離開,將關係套在愛之上,很微妙的產生奴役心理。 要享受存在的愛、享受永遠滋養,就要先認識親密關係的四個境界。 第一個境界是現實層面的交流。 他和她結婚了,給予彼此在行為上的自由,有的就是性和身體的交流,遇到困難、相互幫助,依附著實務面的需要,平淡而真實。 第二層次是情感層面的交流。 能夠享受在給予的幸福裡,疲累了、給溫暖,受委屈、給撫慰,受挫折、給支持,能在情感上有所連接,增添彼此在精神能量的生命力。 第三層次是心理層面的交流。 有共同價值觀、相互依賴。清楚先天本質的差異,讓雙方都...

很棒的能量對流,很享受的教學對話

圖片
9/5 ,這天,晴空萬里的週末,帶著野放心來到一所充滿童趣的未來樂園,這是一個在南台灣鮮少這麼用心教師質地提昇的幼兒園 。 是被經營者主動學習的榜樣感動,每月一次的傳承人研討開辦在台北,她不僅辦法想不盡排開所有校務繁雜,甚至每堂課程作業都加倍用心的完成 。 我明白那是她對自己生命的渴求,紮實的精益求精 。 所以,面對這場教師研習,用了十足十的全心來量身設計,在緊湊與緩慢的交叉運課下,連自己都在學員的交匯感染中 、 感動 。 是一場賺了許多珍貴淚水的教師訓 。 每一個學期的開學週,每一所學校幾乎都會開辦親職講座,讓學校和家庭間的共同合作,可以成就寶貝在學習黃金期的關鍵需要 。辦一場親職講座的前置作業已經很耗精力了 , 更不要說講座當天所要 面對的面面俱到,更是一個人精神可以發揮到的極限 。 然而 , 對一個講授者而言 , 最大的挑戰是想把這樣心力已經消磨殆盡的對象、 喚起,並輸送滿滿的正向能量給他們 。 這一場就從老師們散發出疲憊卻期待的眼神開始 …… 「老師,您昨晚主講、定比我們疲憊,為何您可以連續講課、完全不用休息,而且能量這麼足夠?」 這是在下午準備進課時,所收到的第一個問句。 是啊!上午連續 3 小時的講授,就收到大家眼神由疲轉亮並且期待不要下課的聲音。 熱情到連中午不到 1 個小時的休息時間,仍然在渴盼下進行一對一談話。當天,我的中餐,是用塞的吧! 「可以給我一杯水嗎?」 這也是專注講到下午時分,才發現自己的身體需要,也才發現自己的氣場居然這麼飽滿,連講一個早上,還能忘了喝水。 「老師,上您的課好像是深度旅行般,不但平時堆疊的疲憊消除,而且能量都補充回來。」 哈,看來我可以開辦個另類旅行社囉!而且在行前通知上,還要邀請大家帶足量的拭淚用品。 很棒的能量對流,很享受的一次教學對話。相信這樣用心灑潑的一天,定能透過充飽電的教師們,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。

人生的開始,是為了碰到「愛」

圖片
那麼一段時間,在培養機構海內外專業老師的緊湊 裡 ,非常珍惜能進校為孩子服務的時光。 那是我可以脫掉外在身份,去享受孩童天馬行空的稚氣,去感受那份最接近天堂的味道,來自人性的良善本質。 這一天,照慣例陪伴完,準備趕赴會議行程,在要離開教室前,一個在課堂上相當靜默的女孩突然怯生生站在我面前,用一句簡單的話來和我拉關係。 她說:「欣微媽媽,妳的名字和我媽媽只差一個字!」 這句簡單的話,讓我停下腳步的急促,用期待的眼神鼓勵孩子說下去。 只見,她用疑惑的神情問我:「欣微媽媽,妳和我們沒有關係,為什麼要來陪我們 ? 」 好可愛的問題。笑著回答孩子:「妳為何要問欣微媽媽這個問題呢 ? 」 女孩告訴我,她的媽媽的名字和我只差一個字,但是她從來沒看過她的媽媽。 孩子的無心話,讓我心中突然溢滿五味雜陳的酸。 還正在思索該如何回應,就聽到那個最接近天堂的聲音説:「我的媽媽一定討厭我、不愛我。」 一說完,紅通通的小臉蛋就由困惑轉成難過。 原來女孩的父母親在她未滿週歲就離異,父親揹下所有照護責任,從她有印象開始,就沒見過她的母親。而父親帶著單親家庭的現實壓力,脾氣常常無法控制,只要生活稍不順心,都會在她面前數落母親的不是。 先天本質容易產生自我懷疑的女孩,就把父母離異轉化並歸咎於是自己的錯。抱著強烈自我責備的愧疚感長大,常常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,甚至畏縮到許多事都不敢嘗試。 在明白孩子的靜默與人際間的不合作,是來自需要有人來協助啟動這份愛。忍不住伸手向這個小生命要了深深的擁抱,感受那份潛藏在內裡的良善熱情,享受著心被敲打出來的美妙樂曲。 心,一個微妙的載體,它蘊釀所有可能的奇蹟,潛藏著,等待那個適當時機的到來,被導引、被表現出來。也只有「愛」吧!才能讓內在活起來,把生命的潛藏都變成可能。 親愛的孩子,唯有當我們願意先打開自己,愛才能來敲門。當愛來了、心門開了,你就會發現自己處在永遠的和諧中,不再猶疑、混濁,變得歡欣而喜悅,永遠充滿力量。 繼續相信這份愛的追尋,深入它,然後有一天,你會發現內在的愛泉源不絶,在那之後,你的人生就再也不一樣了。 人生的開始,是為了碰到愛。而,愛,總能化成不同模樣 、無所不在 。 唯有愛,能滋養、能喚醒生命真正的潛能。

一場親職講座~我們所貢獻的,都會收回來

圖片
生命非常簡單,我們所貢獻出去的,轉眼間就會把它們都收回來。 「老師,怎麼協助情緒勒索型的孩子?」 「老師,工作已經這麼忙、回到家這麼累,如何讓自己擁有學習成長的榜樣?」 這是9/4在高雄的一所學校,家長們丟出來的QA中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2個問題。1個關於孩子、1個關於家長。 從先天氣質導入、後天教養策略導出,是所有問號後的教養驚嘆號。 在台上傳遞著榜樣教養的同時,被一群熱情而專注的家長感動到。也讓我在這10來年的講演工作中,第一次吃螺絲......天啊!看來沒多久連高雄都可能成為我的家。 其實,昨天上午到高雄後,一直在深度會談與備課,腦筋已經打轉了不知道多少個圈,到了晚上要講演時,疲心略現,卻依然被現場氛圍給激勵了。 面對台下上百位家長,在忙碌工作後的夜晚,坐在這樣的板凳上聽課,居然這麼屏息專注近2個小時,尤其在台上感受到期待還能再學習更多的眼神,真的會感染到一個有心給予的講者。 獨特的每一個美好今天,相信我們貢獻出去的,都會收回來給我們,加油!

我們給出去的,都會再回到我們生命裡

圖片
惠勒是個魅力四色的女演員,曾經患有高度焦慮症的她,在朋友的鼓舞下,參與了表演工作坊。 從剛開始上臺都會心悸難受,認為別人在看她、嘲笑她,到後來已能挑戰自我,自在的運用先天口語與肢體的優勢,在舞台上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。 追求完美的做事規則 極度追求完美的她,總會在每次表演前,不僅為自己做足十足十的事前準備,有時連劇組人員沒想到的細節,導演沒思索到的角度,她都能預先設想到,所以很快的,她成為這個工作坊最耀眼的明日之星。 生活上要扮演多重角色的她,責任心強、容易操心,只要當下承受過大的壓力,就會猛鑽牛角尖焦慮不已,擔心這件事做不好、那件事做不完,憂心什麼事或什麼人還沒回覆她,往往將自己變得身心俱疲。 這個工作坊雖小,卻是改變她人生的起點,從小演員到能導、能授,所以她很容易用放大鏡去看坊內每一個工作者的一舉一動。 隨著與惠勒長達一年的對話,逐步轉化她存在內在那份對他人的慣性批判。 這天,來諮商室的她,臉上出現好久不見的愁雲慘霧。 「老師,我很擔心我們那個工作坊。怎麼辦 ? 」 原來,今年卸下這個坊帶領位置的她,交給宜珍來領導。 要贏不要輸的做人原則 「老師,我現在外面演出的機會很多,不想再把心思放到這個工作坊,但是我發現宜珍根本不會帶領,把這個坊帶錯方向,看得我好心痛,我很不想見到,坊,日漸凋零。」 這個坊曾是帶給她最開心的時光,但是這一刻卻似乎成了她生命中的痛。 「因為宜珍在坊內的資歷比我深,人氣卻比我差,只要我出現,大家都圍著我,她就沒有掌聲,所以她一直在排擠我,同時在別人面前批評我,而且還找人來偷學我的教授方式。」惠勒忿忿的說。 嚴格說,不算偷學,是劇組學員們有技巧的「照」下授課簡報,分享給宜珍看。 而惠勒潛藏的焦慮,讓她不自覺都用『贏對手』的指標方式,來追求自己的完美。 「這次坊內邀我的課,因為宜珍也講過,我想要有別於她、更勝於她,所以我這兩週花了很多時間、晚上不睡覺,在網路上找靈感,還不斷買很多與主題相關的書籍,目的在讓學員對我留下深刻印象。」 果然,那一天授課時,課堂熱度氛圍大進,正想好好大顯身手,想不到,就看到臺下幾個跟宜珍走得較近的學員在照她的簡報,後來她又聽說她們拿給宜珍看,讓她極度不舒服。 惠勒說:「這是我講過最不開心的一次課。雖然最後我還是達成我要的表現了。」 我同理...
惠勒是個魅力四色的女演員,曾經患有高度焦慮症的她,在朋友的鼓舞下,參與了表演工作坊。 從剛開始上臺都會心悸難受,認為別人在看她、嘲笑她,到後來已能挑戰自我,自在的運用先天口語與肢體的優勢,在舞台上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。 極度追求完美的她,總會在每次表演前,不僅為自己做足十足十的事前準備,有時連劇組人員沒想到的細節,導演沒思索到的角度,她都能預先設想到,所以很快的,她成為這個工作坊最耀眼的明日之星。 生活上要扮演多重角色的她,責任心強、容易操心,只要當下承受過大的壓力,就會猛鑽牛角尖焦慮不已,擔心這件事做不好、那件事做不完,憂心什麼事或什麼人還沒回覆她,往往將自己變得身心俱疲。 這個工作坊雖小,卻是改變她人生的起點,從小演員到能導、能授,所以她很容易用放大鏡去看坊內每一個工作者的一舉一動。 隨著與惠勒長達一年的對話,逐步轉化她存在內在那份對他人的慣性批判。 這天,來諮商室的她,臉上出現好久不見的愁雲慘霧。 「老師,我很擔心我們那個工作坊。怎麼辦 ? 」 原來,今年卸下這個坊帶領位置的她,交給宜珍來領導。 「老師,我現在外面演出的機會很多,不想再把心思放到這個工作坊,但是我發現宜珍根本不會帶領,把這個坊帶錯方向,看得我好心痛,我很不想見到,坊,日漸凋零。」 這個坊曾是帶給她最開心的時光,但是這一刻卻似乎成了她生命中的痛。 「因為宜珍在坊內的資歷比我深,人氣卻比我差,只要我出現,大家都圍著我,她就沒有掌聲,所以她一直在排擠我,同時在別人面前批評我,而且還找人來偷學我的教授方式。」惠勒忿忿的說。 嚴格說,不算偷學,是劇組學員們有技巧的「照」下授課簡報,分享給宜珍看。 而惠勒潛藏的焦慮,讓她不自覺都用『贏對手』的指標方式,來追求自己的完美。 「這次坊內邀我的課,因為宜珍也講過,我想要有別於她、更勝於她,所以我這兩週花了很多時間、晚上不睡覺,在網路上找靈感,還不斷買很多與主題相關的書籍,目的在讓學員對我留下深刻印象。」 果然,那一天授課時,課堂熱度氛圍大進,正想好好大顯身手,想不到,就看到臺下幾個跟宜珍走得較近的學員在照她的簡報,後來她又聽說她們拿給宜珍看,讓她極度不舒服。 惠勒說:「這是我講過最不開心的一次課。雖然最後我還是達成我要的表現了。」 我同理,點頭,淡淡的笑,順便問她這個「結果」是誰造成的? 惠...

台中信義國小,榜樣力的幸福學校

圖片
9/2 ,在台灣是所有學校開學的第一週。新的學期,新的氣象,一切新的 ...... 都將注入每個充滿希望的新生命。 這一天,接下台中一所具有歷史且獨特文化的信義國小,教師輔導知能的第一堂課,決定回饋一份最大的專業祝福,潛意識溝通表達術。 記得,當天下午,才剛接完 3 小時得全心專注、能量轉移的一對一教練訓。從西屯區趕到南區,喘息不到 30 分鐘,就收到校方傳來此次研習是針對全球所有教師,所以會有上百位參與。 哇!能傳遞給上百位教師,就有機會影響並間接協助上千個孩子、上千個家庭 ...... 太開心啦! 一開心,就將全部心力揮灑而出,聽見老師們的振筆聲,看見課程間的積極互動、歡笑滿采。 「張老師,您的課,真的太棒,太精彩了!不但深入淺出的帶出溝通知能,更能在講演節奏上,完全掌舵時間並有效傳達完整意念。」 這句話,來自榜樣領導的紀校長,著實感動到我。 我們是第二次會面吧!還記得第一次是在該校的家長成長講座,當天的我也是接任講師的職務,然而在邀請資訊不對稱下,成了一場變化球般的點著演講,卻深刻印象他坐在最前端的專注學習。 這一次的教師研習,他不僅坐在最前排,專注下的熱情互動,更是開放、謙卑的學習態度。 感謝上天讓我能碰撞的美好榜樣,讓我在教學相長間,儲蓄飽滿的幸福能量。 台中信義國小,一所具有高度榜樣力的幸福學校,感恩 …… 我來了。